近日,走进旬邑县城关街道纸坊村,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西瓜、甜瓜,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棚内温度高达40℃,热浪袭人,村民杜长民正与驻村第一书记燕高峰在大棚里探讨西甜瓜后期管理技术。
杜长民告诉记者,他种的瓜品质一流,香甜可口,很受青睐,有田园花冠、日本优秀和福运来等不同品种。
旬邑县城关街道纸坊村第一书记燕高峰:“咱们村总共有168座设施大棚,今年我们还改造了老旧大棚15座,由原来的单层膜改成双层的保温膜。大棚主要是以西瓜、甜瓜为主,还有以圣女果、贝贝南瓜等蔬菜为辅的经济作物,去年每个棚收益大概在13000元左右。”
为延伸产业链条,纸坊村围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今年,新建的15座双层弓形蔬菜大棚,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产业兴旺是基石,生态宜居则是乡村发展的亮丽名片。曾经村容脏乱、基础设施落后的焦家河村,如今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墙画栩栩如生,污水管网畅通无阻,卫生厕所普及家家户户。
旬邑县城关街道焦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焦建锋:“每个村设两个保洁员,每天进行打扫。村民也参与进来,环保意识增强了,所以我们村的卫生一直能保持下来。”
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他们的笑脸就是最好的验收单。
乡村的持久魅力与内生动力,离不开高效、和谐的基层治理。在崔家河村,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深入人心,崔家河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李建会调解工作室”和人民调解室作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旬邑县城关街道崔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会:“咱利用调解工作室调解全镇的、乃至于全县各类矛盾纠纷,特别突出、典型的就是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妯娌纠纷,我们坚持用情、用理依法调解。截至目前,我们调解全县各类矛盾纠纷2000多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从纸坊村的产业兴旺,到焦家河村的生态宜居,再到崔家河村的治理有效,旬邑县城关街道三个村的生动实践,为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注脚。
旬邑县城关街道宣传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保军:“这三个村的成功实践,为街道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点上突破、面上提质’,推动设施农业向深加工、品牌化延伸,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持续强化基层治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旬邑融媒)
(责编:高敏 审核:韩芳 签发:吕骥)
video
2025-07-14
2025-07-12
2025-07-14
2025-07-11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