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0日,第七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在厦门举行,许多“海中寻宝”的大国重器在展会上集中亮相,展示我国在探索海洋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到海下1500米采天然气:“深海一号”能源站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你能想象自己家里使用的燃气原料来自1500米以下的深海吗?展会上,一座用于在1500米深海开采天然气的生产储油平台模型,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图为“深海一号”能源站模型。新华社记者 郭圻 摄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大勇向观众介绍,“深海一号”有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相当于40层楼高,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它的投产,使我国海洋油气开采能力从300米深水拓展到1500米超深水。
目前,“深海一号”在超深水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90万立方米。王大勇介绍,“‘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已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能到水下300米打捞沉船:海豚Ⅱ-C机器人
潜水员在水下搜救有多危险?有潜水员形容:“每次安全出水,就像经历了一次重生。”
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受到水温、水深、水流、水下能见度以及潜水员体力消耗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水底遭遇险情的危险系数比在陆地上高许多。要保证潜水员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工作,除了潜水员自身的专业过硬之外,还需要相关的辅助设备提供支持。
图为水下机器人海豚Ⅱ-C辅助海底沉船打捞作业。(受访者供图)
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岳山在现场介绍,公司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海豚Ⅱ-C,整机重量约230千克,工作深度可达300米,能够搭载各型探测声呐、多功能机械手等工具,可以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水下探测及作业,降低对潜水员的依赖,减少潜水员的安全风险。
“这一机器人可完成海上搜索打捞、海缆路由及断点调查、海上油气平台水下辅助检测作业等工作。”郭岳山说。
可赴深远海探测救援:SM4800海洋测量无人船
图为正在作业的SM4800海洋测量无人船。(受访者供图)
当下,“无人车”“无人机”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而“无人船”也在技术人员的研发下,逐渐被广泛应用。无人船能够在广阔的海洋区域进行快速有效航行,完成海洋测绘、环境监测、紧急救援等任务。
在展会现场,一些无人船的应用引起了参观者的好奇。厦门优驶威科技有限公司为海洋探测、海上调查设计研发的无人船SM4800,能够在复杂海况下航行,噪音低,可以随母船进行深远海作业。
公司负责人段裘佳介绍,该船可携带多波束、侧扫声呐、原位采样器等设备进行智能作业,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测绘、地球物理探测、海上风电场运维、物理海洋要素观测、水文环境及生态调查等领域。
到深远海安装大型风电设备:“海峰1001”风电安装船
图为“海峰1001”2500吨风电安装船。(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大型海上风机不断向深远海拓展,随之配套的风电安装船也迭代升级。“海峰1001”2500吨风电安装船应运而生。
展会现场工作人员严孝锋介绍,“海峰1001”风电安装船长133.8米,型宽50米,型深11米,具备20兆瓦级海上风机安装能力,能够满足深远海一体化海上风电施工作业需求。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但‘海峰1001’的4个桁架式桩腿,使平台船体在海上牢牢站立。”严孝锋说,该船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的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研发、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大幅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施工作业能力。
“抓”住漂在海上发电的风电机组:巨力索具系泊索
图为巨力索具系泊索在海上的应用。(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南海,离岸28公里外,一台高度超百米的风电机组屹立在漂浮平台上。叶片转动1小时,满发5500度电,可够一个三口之家用上两年。”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贯忠在展台上指着展板图片介绍说,这是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基础平台——“三峡引领号”。
如此庞然大物如何在海上固定下来?马贯忠介绍,漂浮式风电机组及基础平台是用系泊索固定,即使在风力较大时也不沉不倒。这个“锚住”风电机组的设备,就是由巨力索具自主研发生产的海上漂浮式风机系泊索。
超过7000件全球先进海洋装备在本届展会上展出。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表示,展会目的就是通过交流,加快推进海洋开发装备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责编:黄莎 审核:蜀秦 签发:吕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