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膝骨性关节炎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绊脚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的专家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知识,尤其是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膝骨性关节炎?和普通膝盖疼有啥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由多种因素引发关节软骨退化,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
普通膝盖疼多是运动拉伤、滑膜炎等短期问题,而KOA虽致命性低、致残率低于风湿性关节炎,但患病率高(我国膝关节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8.1%),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更大,且发病率明显高于髋骨关节炎。
哪些人容易得膝骨性关节炎?
中老年人(>50岁发病率显著上升);女性(尤其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影响软骨代谢);肥胖人群(体重每增1kg,膝关节负荷增3~4kg);关节劳损者(如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有家族史或关节先天畸形者。
膝骨性关节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可总结为"痛、僵、肿、响、弯":
痛:初期轻中度、非持续性,受凉加重;进展后影响上下楼、蹲起,甚至平地行走,晚期呈持续性,影响睡眠。
僵:晨起或久坐后僵硬(通常<30分钟);
肿:关节积液导致肿胀;
响:活动时关节有摩擦感或弹响;
弯:晚期可能出现O型腿、X型腿等畸形。
生活中要注意这些事
保护膝盖少受伤
1、别让膝盖"过劳":避免长时间爬楼梯、爬山、深蹲(如蹲坑、蹲跪擦地),少搬重物,这些动作会让膝盖承受额外压力。
2、选对鞋和护具:别穿高跟鞋,换成软底、有弹性的运动鞋,走远路时可戴护膝保暖又减压;膝盖不适时,用手杖辅助走路能减轻负担。
3、体重得"管住":肥胖是膝盖的"隐形杀手",体重减轻5kg,膝盖压力能减少15-20kg,慢慢减重更安全。
4、锻炼有讲究:急性期别运动,缓解后选游泳、骑自行车、平地慢走等"不费膝盖"的运动;坐着或躺着时,轻轻屈伸膝盖(不疼为前提),能保持关节灵活。
5、保暖别忽视:膝盖怕凉,天冷及时穿护膝或长裤,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膝盖,受凉容易诱发疼痛。
如何确诊?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需结合3方面:
1.、症状与体格检查(如关节压痛、活动度测试);
2.、影像学检查:
X线片(首选):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
磁共振(补充):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积液等。
3、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痛风等其他疾病,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血沉异常。
怎么治疗?
治疗遵循"阶梯式"原则,从基础到手术逐步升级:
1.、基础治疗(贯穿全程):即上文提到的生活注意事项+科学锻炼+物理治疗(如热疗、针灸)。
2、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适合早期、高龄或基础病多的患者;
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慢作用药(如氨基葡萄糖)等,注意副作用;
其他:栓剂(不便口服者)、静脉用药(围手术期)、关节腔注射(如玻璃酸钠、富血小板血浆,需严格无菌操作)。
3、手术治疗(最后选择):
大多数患者无需手术,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考虑,包括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部分/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全膝置换术后20年假体生存率超90%,是晚期有效治疗手段。
专家提醒
"早干预、少磨损、保功能"是核心!不要忍痛拖延,也别盲目手术。科学管理+积极康复,多数人能维持良好生活质量。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责编:李璐 审核:韩芳 签发:吕骥)
video
2025-07-25
2025-07-27
2025-07-26
2025-07-27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