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时间、地点,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当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正在陆续深入基层典型解剖麻雀、寻计问策,但同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谨防一哄而“下”、无序“打卡”。这既给基层造成新的负担,也背离了调研工作的初衷。
诚然,到基层典型调研有利于上级和领导及时掌握实情、科学决策,有利于各地之间相互交流、提升工作。但是,如果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统筹,不仅容易出现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更会影响调研质效。有的基层典型疲于接待汇报,无奈打造“经典线路”,无论何种专题调研,都准备同一线路、同一材料、同一对象,大大影响调研的精度和深度。有的基层典型面对各类调研接待任务,不堪重负、招架不住,没有精力正常开展工作,长此以往贻误发展,“尖子生”慢慢变成了“落后生”。有的部门“调而不研”,仅仅把到基层调研作为“硬任务”,没有有针对性带着问题下去,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往往大而化之、脱离实际。有的部门“研而不调”,到现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回去后却层层要材料,无形之中给基层增加了负担。凡此种种,都是不善调研的情况,可能催生一些脱离实际、难以落地的“头疼文件”“奇葩政策”,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调研有益,亦须有法、有度。如何让调研“脚步轻”“脚印深”,不让基层典型为“名”所累,需要方方面面出实招。比如,选取调研对象突出辩证思维,既到成绩显著、做法典型的地方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研究问题,防止“嫌贫爱富”“挑肥拣瘦”。规划调研路线突出问题意识,“规定路线”的同时,合理搭配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自选动作”,掌握调研工作的主动权。制定调研设计突出合理规划,根据部门职能和调研主题,提前对调研任务进行分类合并,减少调研频率,避免在同一时间扎堆调研。选定调研方法突出与时俱进,在运用我们党长期积累的经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手段、创新方式,用好网络调查问卷、征求网民意见等形式,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此外,基层单位也可以通过设立调研“开放日”、实行预约制、制作视频文字材料等形式,对当地基本情况和工作经验进行介绍,从而减少重复性汇报。唯有如此,到基层典型调研才能有序有力、高质高效。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到基层典型调研,贵在潜心而实做,既让调研者不虚此行、满载而归,也让基层典型开门纳谏、广开 言路,推动到基层典型调研制度化、常态化成为干部的工作习惯和自觉,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有力举措和实际成效。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张优美 审核签发: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