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实践探索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建设伟大工程统领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论述。“四个伟大”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是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四个伟大”具有非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统揽“四个伟大”是党百年征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历史经验尤为珍贵。回顾历史,党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锲而不舍,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积累了统揽“四个伟大”等诸多宝贵经验。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起着举旗定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正确分析基本国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尤其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问题和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放眼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全方位遏制打压,妄图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只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使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但我们也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唯有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才能使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历史一再证明,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最怕的就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而能够把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具有这样的能力。民族复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党要完成这一使命,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而统揽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统揽“四个伟大”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中的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源于伟大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但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迫切需要我们党从理论上予以回答。经过近4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关于“伟大事业”的最初表述。又经过5年建设实践,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其概括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在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情况下,党的十四大仍坚定地向全世界宣示:“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此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内涵不断深化拓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都是围绕“伟大事业”而展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风险和考验更加严峻,战胜这些风险和挑战,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将其深化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首次呈现。党的十九大对“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要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进行“伟大斗争”,就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由此可见,统揽“四个伟大”,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政治保证的高度统一,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统揽“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下治国理政,要研判新形势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思考怎样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确定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和推动中国向何处去。面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统揽“四个伟大”,从战略高度系统分析、科学回答构建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这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
这其中,建设“伟大工程”是保障,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领导力量,具有政治保证作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实现“伟大梦想”是目标,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具有目标引领作用。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是手段,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具有激发斗志的作用。“伟大斗争”的对象主要包括:“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等。只有进行好伟大斗争,才能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现不断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空间。推进“伟大事业”是途径,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旗帜、方向和道路,具有举旗定向作用。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应对“苏东剧变”,还是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乃至当今世界日渐抬头的“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我们都能够始终坚持旗帜不移、道路不变,并不断取得重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正确选择。
“四个伟大”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统揽“四个伟大”,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离不开党的政治建设的正确定向。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主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作者:郭玉亮,单位: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此文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党委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征文”获奖作品)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韩芳 审核签发: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