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扶贫故事| 二厂村养驴记

2020年11月20日 11:06:23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守着几亩薄田种果子,不晓得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建卡贫困户王军军的话说出了贫困户的真实想法。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是扶贫干部孔庆海始终思考的问题。

2014年,咸阳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孔庆海来到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时,二厂村还是一个“缺水干旱,靠天吃饭”的小山村,传统种植苞谷、苹果等农作物只能解决村民的口粮问题,不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路线,脱贫致富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于是,孔庆海把目光盯在产业发展上。在尝试养兔、养羊失败后,孔庆海无意中得知肉驴养殖收益高,又稳定。于是,经过考察和科学论证,他决定在二厂村发展肉驴养殖产业。

二厂村第一书记孔庆海察看驴厂

在征求贫困户意见时,孔庆海走户串巷多次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养驴,刚开始,多数贫困户骂骂咧咧,死活不同意,还有人当面抱怨:“驴不适应本地环境,会出现水土不服,早晚会死光。”

扶贫首先扶思想。孔庆海一是发动招商来二厂村的企业负责人给群众做工作,讲产业前景,介绍东北、山东农民养驴致富的经验,并承诺对二厂村的肉驴全部收购;二是亲自带领贫困户代表去山东、东北参观学习。代表们实地一看,一头驴顶三亩地,触动很大。代表们的亲眼所见加上孔庆海反复做工作,大家终于同意养驴了。

贫困户同意养驴了,但发展肉驴养殖的资金缺口很大。孔庆海把肉驴养殖计划给县、镇两级领导进行汇报,争取到了县上和镇上的支持。经多方努力,总投资50多万元,一个占地面积8亩,厂房800平方米,驴棚800平方米,道路硬化200米,肉驴活动场地800平方米,围栏400米,水电设施齐全,铡草机,青铡包装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养驴厂建设完成。

厂房设施解决了,买驴的资金从哪里来呢?国家的产业扶贫资金每户2000元,而一头三百斤重的驴苗要6000多元,每户有4000多元的缺口。经孔连海多方奔走,终于争取来残联、农业等方面资金65万元用于购买驴苗。资金解决后,孔庆海带领村干部、贫困户代表下山东、走东北,冒着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气,吃方便面,住20元一间“大车店”,来到华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为贫困户买回了174头驴。

脱贫致富的希望——二厂村驴厂

驴养起来了,厂子建起来了,但要想使肉驴养殖做大做强,必须形成产业链。孔庆海首先动员企业将东北的加工厂搬迁到二厂村,经多方努力,一个以养殖、育种、屠宰加工、餐馆、连锁店为主的养驴产业链全部入驻二厂村,总投资4200多万元的加工厂也投产落户二厂村。

2017年底,崔家门村撤并至二厂村,原本已脱贫的二厂村又变成了贫困村,全村共有463户14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9户494人。2018年,二厂村又建成了双千头母驴繁育基地,驴棚棚顶建起了736KW的光伏电站,让80多名群众获得就业岗位,每人每年收入近三万元,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以此为依托,他先后引进了咸阳恒绿果蔬公司、陕雪面粉厂,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模式,开辟出一条“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的扶贫路子,彻底解决了二厂村贫困群众和残疾户脱贫致富问题。

俯瞰二厂村。

如今,脱了贫的二厂村建成红白理事大厅、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新装修了村活动中心,村史馆,广泛开展“电影下乡”、“五下乡”、“星火自乐班”、“二厂村文化艺术节”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2016年以来,二厂村先后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武县委、县政府命名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红旗村。

(人民日报 通讯员 曹秀娟)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