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潘峰,2017年6月6日,我被选派到永寿县马坊镇白社村驻村扶贫,担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四年来,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全心全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和村干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我的努力下,原本破破烂烂的白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先后被评为“永寿县驻村扶贫标兵、咸阳市优秀第一书记”,2020年5月,荣获“陕西省第19届五四青年奖章”。
回顾走过的扶贫路,有很多温馨、感人、难忘的故事,现记录几段,用以铭记这段难忘的岁月。
(一)邀请全村老人吃饺子
永寿山区的寒意来得较早,10月后我们在村里就要穿棉衣,晚上睡觉都要插上电热毯。
2017年10月初,天气就也异常寒冷,我就去走访几户独居老人,发现他们的日子过得和艰辛,早起就以白开水泡馍就当一顿饭,晚上不烧炕也没有电热毯,在冰冷的屋子里瑟瑟渡过长夜。有的生病了子女已不闻不问,我很是心酸,就寻思着要在重阳节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事情,一方面是温暖老人的心,另一方面是想以此教育群众要爱老敬老孝老。
和村干部商量后,我决定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赠送一个保温杯和一床电热毯,同时在邀请他们在村委会吃一顿饺子宴。村书记统计后,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人,加上不满60岁,但属于五保低保户的有5人,总共需要购买电热毯、保温杯各35个,加上饺子宴,我们预算资金4000元,每位老人花100元购买电热毯和保温杯,剩下500元置办饺子宴。
方案拟定后,4000元的资金村上出不起,钱从哪里来,村干部一个个都看向我,我说既然是我发起的,就不要村上出一分钱,我自己来想办法。后来,我决定在我朋友圈里募捐,我说找40个朋友,每人募捐100元,4000元就搞定了。于是我就写了一段话发在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想联合40个朋友一起在重阳节的时候为老人们做点好事,朋友们纷纷响应,不到半天就募齐了4000元钱,甚至有的朋友打来电话,愿意捐4000、2000、1000的都有,但都被我婉拒了,我说我想和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个事,坚持每人只捐100元。
资金到位后,我们开始购买电热毯和保温杯,并在杯子上印有“敬老孝老•代代相传”的文字,以此提醒大家要孝敬老人。2017年10月25日,是农历的九九重阳节,我们在村委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联谊活动,邀请村上60岁以上的老人都来参加,同时要求有老人来的家庭必须再来一个年轻人参与服务,饺子宴开始之前,我们还在桌子上摆放了瓜子、糖果、糕点等等,老人们边吃边聊,很是高兴,走的时候,还每个人领了一个保温杯和一床电热毯,他们边走边聊,说这是从没遇到个的事情,还有的老人还说,都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可我们今天就遇到了,白白吃了一顿。听了他们的话,我感慨万千,其实我做的就一点点,但在他们心中却是如此的重要。后来,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拉着我的手,问我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好,我说看着你们,我就想起了我的爷爷,把你们都当成我爷爷了,老人听了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请老人吃饺子宴,这件事过去三年多了,但至今老人们都还在传谈,不知是不是受到这件事的感化,后来村上的年轻人都开始主动关心照顾老人了。虽然参与饺子宴的好几位老人都已去世了,但他们吃饭时的幸福笑容,一直还留在我的心间,激励着我去战胜扶贫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二)废砖铺就幸福路
2018年7月19日,我到永寿县城开会,进入城区的时候,看见工人将一条街道围挡施工,他们把人行道上的渗水砖全部用挖机勾起和其他建筑垃圾一样堆在路旁,我看那个渗水砖还没有完全破裂,只是表面凹凸不平,心里就想,可不可以把他拉回村上给群众铺街道呢,因为我们村街道比较破烂,一遇刮风下雨,就是满天黄沙,一脚泥泞,群众都希望能有所改善。之前我也一直和村上商量准备改造,但由于所需资金较大,一直没有实施。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上前询问施工工人,他们说这个砖全部不要,都当垃圾处理了。
听了这个情况后,我觉得十分可惜,我说可否让我把这些废砖拉回村上再次利用,工人说他们做不了主,让我去找主管部门。因为我对主管部门不熟悉,于是就去找到负责包抓我们村的县上领导,他一听我的想法,非常赞同,立即帮助联系主管部门领导。然后我就去该部门找领导,见到领导后,我就说我是村上第一书记,因为村上基础设施较差,又没有资金改造,想把他们街道上废弃的旧砖拉回村上给群众铺街道,领导一听,非常高兴,说能这么想着为群众办事的第一书记,他们当然支持,答应将以后改造街道废旧的旧砖全部给我,并指定专人和我对接。
走出主管单位大门,我立即和村支书联系,他匆匆来到县城查看情况,说这些旧砖完全可以拉回村上二次利用,于是我和书记当场联系了车辆,并叫来10多个群众,把他们废弃在路边的旧砖全部拉回村上。为了减少挖机对砖的破环,我和施工方商定,以后他们施工之前,我们全部采用人工的方式把砖撬搬走后,他们再用挖机挖地基,虽然这样辛苦些,但是基本不破坏砖,能把更多的砖拉回村上利用。后来,施工到县政府门口时,因为白天上下班人员较多,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上下班,施工方决定夜晚施工,问我们去不去,如果不去他们就把砖当垃圾一起运走了,我和村书记商量后,还是决定把砖拉回村,于是我们带领群众从天黑一直干到凌晨,直到把那片区的砖全部撬起装车完毕我们才回村,回到村上天都微微亮了。
转眼40多天过去了,县城街道施工改造即将完毕,我们的撬砖行动已宣告结束,我和村长算了一下,这段时间,我们将4万多块旧砖撬起运回村上,同样大小的新砖,拉回村上,一块大概要1.7元左右,而我们拉回这些旧砖的成本,每块大概就0.5元,这样下来,我们就节省成本近5万元。
砖拉回来后,我们就用它来铺街道,使原本破破烂烂的街道一下美观起来,后来还剩下一些没有用完的砖,我们就商量送给贫困户拉回去铺了院子,铺好后也是非常漂亮,群众称赞连连,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至今2年过去了,现在走在宽敞明亮的街道上,踩在那凹凸不平的砖上,我是多么的自豪,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烈日下,我和群众在县城挥汗如雨撬砖的场景,就会想起星空下我们在县政府门前奋战到天明的场景,就会想起我们把这些旧砖当宝贝一样一块块拉回村上心情,虽然辛苦,但能用我们干部的辛苦指数去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我为让山修院子
杨让山是我们村的五保户,44岁,患有严重脑梗,几乎半身不遂,无任何劳动能力,全靠国家五保金维持生活。因为身体原因,让山起得很晚,有时到了中午12点都还在睡觉,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
他住在村口,院子长满杂草堆满垃圾,他从不收拾,有几次,我看不下去,就带着环卫工人给他清理了。但由于是土院子,一下雨,野草疯长,没多久又成了荒蛮之地。后来我们从县城街道拉回来一些淘汰旧砖,我就和村干商量,要不把让山院子一铺算了,省得后面还要找人给他收拾。
刚开始,大家都不同意,认为让山太懒,给他铺院子不仅要花钱,也没有任何价值。在我的坚持下大家勉强同意了,
我叫来铲车把他院子推平,倒塌的院墙也修好了。
可是周末铺砖的时候,村干部和让山发生了矛盾,书记打电话给我说不弄了,我知道他们还是心里还有有想法,就说等我回村处理。
周一回到村上,我把村干部叫在一起开会,推心置腹的和他们交流。我说让山40几了,无儿无女,无妻无子,无父无母,又几乎是个废人,咱们还要和他计较什么?如果咱们也处在让山的位置,估计也都一样,甚至还不如他,所以不能对他有什么苛求,也不能用咱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说道这里,大家都沉默了。我趁热打铁道,咱们换个角度,让山院子在路口,长满荒草、堆满垃圾也是对咱整个村村容村貌的严重影响。如果咱们站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这样咱就不仅仅是为让山一个人铺院子,而是为了提升整个村的人居环境,这样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纠结那些是是而非的事情呢。听了我的话,大家也都同意了,村书记答应要从大局出发,抓紧把让山院子铺好,让整个南屋美起来。晚上我又把让山叫到村委会,和村干部一起现场研究推进措施,消除了分歧。后面顺利的把院子铺好了。院子铺好后,我又引导让山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能把垃圾丢在院子,慢慢的,让山开始勤快起来,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这一变化,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四)乃平女儿上学记
王乃平是我们村的贫困户,也是低保户,家里就他和女儿相依为命。乃平本人患有间隙性精神病,隔一段时间就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否则就不能正常生活。
2018年乃平女儿初中毕业后,准备外出打工,得知这一消息,我叫上村书记上门询问情况,但该女子坚持不念,乃平也没有主意。我就让乃平把他嫁在邻村的姐姐叫来一起商量。见到他姐姐后,我让她做做娃的思想工作,我说这么小的女娃出门打工怕不行,出去两年被哪个外地男娃哄走了,以后乃平怎么办?
“我也不想让娃出去打工,但是孩子没有考上高中,除了外出打工也没有办法”。乃平姐姐道出了他们的困境。我说只要孩子愿意上学,我来想办法,你们负责做好孩子工作就行。回到办公室,我立即给咸阳朋友打电话咨询孩子上学问题,朋友建议报名读职业学校的五年制大专,并推荐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幼儿师范专业。我觉得非常好,女孩子嘛,读个幼儿师范专业,以后出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既能养家糊口,还能找个好对象,经朋友打电话到咸阳职院联系,孩子中考的分数应该可以被录取,于是我立即和乃平姐姐沟通,让他们做通孩子工作报考咸阳职院的幼教专业,孩子同意后,他们又担心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我和她们当即算账,孩子学费一年2900元,住宿、杂费等800元,每个月生活费按600元算。一年下来估计费用大概要1.2元左右,5年就要6万元。乃平目前的收入低保金每月420多元,公益性岗位每月700元,加上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补助,靠这个收入基本能维持其女儿的读书开支。但是公益性岗位是一年一签,大家担心后面公益性岗位取消后,上学就成了大问题。他们比较犹豫。我说先去上学吧,费用今后有困难我来想办法。
2018年8月,乃平女儿收到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帮助其申请了每年3000元的“雨露计划”项目,我们单位又给孩子她奖励1000元,孩子9月份顺利的上学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村上群众听说后都说我为乃平家办了一件好事,挽救了乃平的家庭。我想,不管孩子未来的路是什么,但在孩子还没有成熟时,能读书总比外出打工好。
(《看咸阳》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