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我所经历的扶贫故事之四十四】聂玉君:巧手编出“脱贫路” 指尖开出“幸福花”

2020年09月28日 10:56:46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咸阳市淳化县秦河村的聂玉君,在咸阳市秦河街道经营一家服装店,兼营丝网花、麦秆画、钩织包包、珠子摆件、挂件、剪纸、食品雕刻、面点花馍等手工艺品。她2015年荣获咸阳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咸阳市“君碧莎杯”手工大赛女能手,2018年她成功脱贫,获得淳化县“感动淳化”扶贫扶志先进人物荣誉。

聂玉君从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路边的花花草草都落在她的画纸上,田里的树叶、麦草等在她的手里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个个蟋蟀笼、小绣球、画中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诉说着她那向往美好未来的心声。

2014年7月,聂玉君面临着一个抉择:是继续在外打工,还是回家照顾即将上学的孩子和老人?经过与丈夫商量,聂玉君决定回乡创业,在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事业。

回乡后,聂玉君用自己的积蓄盘下了一家服装店,生意空闲时制作五颜六色的丝网花——有花朵、动物、芭比娃娃、生日礼盒等,吸引了周围妇女姐妹纷纷到店学习,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大伯开着三轮摩托车,陪着老伴一起来学习丝网花制作。“这样的学习精神很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在发展手工艺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聂玉君说。

聂玉君谈到最开始做丝网花时说:“当时借钱进丝网花材料的时候,我丈夫不同意,婆婆公公也反对,一方面担心我能否做得好,在农村里这些手工艺品是否被大家接受;另一方面刚刚盘下服装店进材料就是用借来的钱,不想让我瞎折腾。”可从小性格倔强的聂玉君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于是回娘家偷偷借了10000元开始进货。刚开始聂玉君趁晚上丈夫和女儿睡着后一个人悄悄做,慢慢地作品能拿出手了,聂玉君便自信地摆放在店里。

聂玉君的丈夫看到来店里买花的、学习的人出出进进都笑容满面,慢慢地从心里认可了她的坚持,也主动帮忙做一些能做的活。村里人也经常跟聂玉君的婆婆说“你老三媳妇手真巧,做的那些东西很好看,我结婚的时候要找她给我做盆花。”“现在婆婆公公对我做手工艺的态度也好了,出去学习培训也很支持,害怕我出去以后担心孩子,总会说:‘你去吧,娃给我放家里。’”

2016—2018年,聂玉君先后在秦河便民服务中心、车坞镇、县职教中心给全县贫困妇女和在校学生进行了累计6期丝网花制作工艺培训。2017年聂玉君去浙江义乌学习电子商务后,开始试着在微店和朋友圈里卖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丝袜花和串珠摆件。后来,她和姐妹聚集在一起创新了不少新品种,姐妹们也各自开了微店,增加了经济收入。年底她们注册了指尖风韵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50名,其中贫困妇女11名。2019年3月在淳化县首届妇女手工艺大赛上,合作社里有30名社员参加大赛,有6人获奖。

这几年,聂玉君学会了钩织、串珠摆件等手艺,又开始给大家教授新的技艺,圈圈包、手提包、斜挎包、手腕钱包等各式包包又在秦河妇女姐妹们的手中流行开了。

街道上三五成群闲聊打麻将的人少了,因为都有事做了,出门逛街提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包心里美滋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且大家不仅仅自己用,还赠送好友联络感情,有的还让城里的朋友们代销,也是增加收入的好办法。

在周围的赞美声中,聂玉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她掌握了麦秆画的制作工艺,把家家户户麦田里的麦秆都变废为宝,做出精致高雅的麦秆画来,那是她最终圆梦的地方。她说:“这些普通的麦秆就像我的父老乡亲一样,让我感动,我要把对家乡、对土地的爱意都倾注于这一件件麦秆画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麦秆画的魅力。”只要有需要,她随时随地给大伙讲授麦秆画的制作技巧,希望大家特别是贫困妇女能增加收入尽早脱贫走向小康生活,都能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摘掉贫困的帽子,昂首奔向小康生活。

脱贫后的她,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只能靠苦力生活的家庭妇女的不容易,所以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带领周围的人转变观念,带领村里的妇女,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美好明天。

她说,有句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她要把她会的技术传授给大家,通过这些民俗手工艺,让更多的姐妹生活都有滋有味、有价值,做新型的职业农民,让指尖上的艺术品成为淳化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看咸阳》通讯员 蒲大伟)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