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我所经历的扶贫故事之七】王成亮:扶贫扶志 帮农助农养山羊

2020年09月14日 10:43:42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新立村位于三原县城西北角,在这里,大部分群众依靠种粮种菜获得微薄的收入,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村两委会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在三原县城关街道办帮扶干部王成亮的引导下,新立村崔保林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一家五口等救济到现在人人羡慕的养殖大户,从怨天尤人到现在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除了政策的帮扶外,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在发展产业中不断树立了致富信心。

崔保林是新立村七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五口人。户主崔保林68岁,肢体三级残疾,妻子姬风艳66岁,患有高血压,老两口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孙女崔艺旋16岁,初三学生,媳妇在家照顾年迈双亲和上学的学生。多年前,家庭唯一的劳力崔大治不慎从房上摔落,正值康复,不能外出务工,儿子、儿媳偶尔给人当小工的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孙女的学费和老两口的医药费。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干部王成亮为他们申请了低保金,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刚开始,崔保林这个倔强的老人对当贫困户还不理解,怕邻里们笑话,在王成亮的耐心解说下,老崔终于卸下了包袱。但是转眼间他又犯了愁,他知道政府只能提供最低的生活保证,保证他们不挨饿不受冻,但是要想真正把日子过好,必须依靠自己。每每想到这,老汉就犯了愁,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

王成亮多次家访后发现,崔保林一家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和养殖技术。2014年底,帮助他尝试在家养了3只奶山羊。第二年开始奶山羊开始有了小羊,并开始产奶,一斤鲜奶的价格当时在2元左右,一天能产10斤鲜奶,一天就有20元的收入。自打养了羊之后,老崔的脸上总是笑咪咪的,经过一年的辛勤喂养,老崔户下全年纯收入有4000多元。

初尝创业甜头后,老崔主动找到帮扶干部王成亮提出想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看到老崔的决心和一家人勤劳致富的信心,王成亮决定帮助他扩大养殖规模,2016年为他申请到了产业扶贫资金4000元,多方筹措后,老崔购置了11只山羊,并在自己家的地里搞起了奶山羊养殖。此时,儿子身体日渐康复也能帮助老崔养羊,儿媳马小群通过介绍到一家玻璃厂上班,一个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一年下来老崔的家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崔的养殖场发展到了三十几只羊,一个月的收入比原来一年都多。

致富的路上难免有挫折,就在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老崔的羊突然接连死亡,一周下来老崔人都瘦了大半。王成亮得知后赶紧联系兽医救治,后来发现羊生病是由于养殖扩大规模后没有注意羊圈的卫生和消毒,不仅导致奶山羊生病死亡,产奶量也下降。之后羊群统一注射了疫苗,老崔也对羊圈进行了整体消毒,情况逐渐好了起来。经过这件事情,王成亮和老崔反思,要想把羊养好还必须有养殖知识和技术。王成亮将这个情况向街道办进行了反映,并为老崔找了许多养殖方面的资料书籍,并组织农业部门对全村的养殖、种植户进行了培训。后来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截至目前,老崔的养殖场已发展到50多只奶山羊,适逢今年的奶价特别的好,一斤奶最高销售到4.5元一斤,一天的毛收入就是600多元,老崔全家高兴地合不拢嘴。老崔站在自己的羊圈前高兴的说,真是没想到呀,我们全家的日子能过的如此的红火。

现在老崔逢人就说共产党的政策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帮扶干部王成亮更是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到了他们家,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希望了。

老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什么叫“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先扶精气神”,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有身体勤,思路清,才能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看咸阳》通讯员  张昂)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