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匾额
诚信的嘉言懿行受到表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了诚信的概念。孔子告诫弟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的是失信之人,难以立足于社会。孟子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内的“五伦”,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汉代董仲舒总结前人思想,提出了“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宋代周敦颐则强调“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进一步确立了诚信在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说文解字》中,诚和信是互训连用的:“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都是言语真实之意。今天,也有人试图将诚信分开解释,认为“诚”侧重对内,是一个内心自省的过程,“信”侧重对外,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实践过程。讲诚信,就是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所以会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样的成语流传至今。
诚信是修身齐家的规范标准,同时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依据。《礼记·大学》里就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认为只有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深入研究获取知识,了解社会认识自然,才能做到忠实于天地,顺应于自然。诚如朱熹所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可见传统文化将诚信纳入道德规范中是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的,换句话说,诚信有着坚实的精神内核,诚在于仁,信近乎义,离开仁义谈诚信如同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诚信的准则不仅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它还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艺术的感人之处始终在于创作态度的真诚。《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心在内,神态在外,内外统一,这是真的可贵之处,也是诚的力量所在。陶行知先生办学提出了真人教育,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爱无痕,润物无声,于细微处培养的正是诚信精神,为此他还创作了叙事诗《平老静还金镯》,用一位河北保定的小商人诚实无欺、诚信做人的真实故事教育学生懂得人生的道理。
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在,进德修业之根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人际关系赖以维系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诚信这种传统美德在传承过程中,还由于被赋予了时代的精神而得到了升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践行理想,正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他们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头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以诚信点亮人生,以理想烛照未来,这是革命者为我们做出的榜样。
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概念提炼出来,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日益深切地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但与此同时,也有些人贪小利舍大义,从假酒、假药、毒奶粉到情感出轨、学术造假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给社会造成了精神污染、信任危机。因此,提倡诚信,不仅是为了回归传统,使人们保持一颗诚实内省的心,更是为了使之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以便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创造和谐有序的、健康的社会氛围。(沙蕙)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韩芳 审核签发:苏刚)